产品详情
从表面张力角度分析,若要求油墨从印版上快速脱离,不使油墨残留在印版上,当然要选择印版的表面张力与油墨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相近,使油墨在印版上的润湿角接近90°。但由于柔印工艺中印版承担的是油墨转移“二传手”的作用,首先要从网纹辊上汲取油墨,然后又要尽可能不残留地转移到承印材料上,所以要求印版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绝对相等是不现实的。合理的选择是印版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但数值上需要尽可能接近些。只有这样,印版才能既保持良好的着墨性,又能达到良好的油墨转移性。
当柔印出现堵版故障时,油墨在印版上的积墨,不是在着墨区的累积,而是在凹陷区的黏着,这也明明白白地昭示印版的着墨区与凹陷区的表面张力不应该绝对相等。按现在大多数柔印版材来分析,版材本身并无着墨区与凹陷区的区别,构成版材的高分子材料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洗版工序中各种洗版溶液的干扰,其表面张力也应该是一样的。
但测试数据表明,大多数印版的着墨区表面张力要低于凹陷区的表面张力。这是因为:经主曝光工序UVA的曝光,硬化的树脂与没硬化的树脂强度相差很大,未感光硬化的树脂在洗版毛刷的作用下被清洗掉,毛刷在其表面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而已感光硬化的树脂强度很高,既抵御了洗版溶液的侵蚀,也避免了毛刷对其表面的损伤。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印版着墨区平滑如镜,版面光洁,但被毛刷清刷过的凹陷区痕迹明显,略显粗糙。因此,印版凹陷区的表面张力比着墨区要高1~2mN/m。